錦州高考再飄紅 高中質量步步高
10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25所高中教學質量三年上了三個臺階!近日,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全面展開,2020年的高考成績再次成為錦城街頭巷尾的熱議。
錦州市基礎教育根基扎實,從恢復高考到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市基礎教育、高考成績在全省排名一直靠前。從本世紀初開始,作為基礎教育出口的高考卻呈現下滑趨勢。為實現普通高中辦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在2017年7月,錦州市教育局下發了《關于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行動計劃》。三年來,在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在各高中的不懈努力下,普通高中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2018年高考全線飄紅,10名學生沖進清華北大,600分人數創下新高,蟄伏多年的錦州教育終于觸底反彈。如果說2018年高考是高端、大氣、上檔次,那么2019年高考則是低調、奢華、有內涵,文理自主招生線、本科線等作為基礎教育出口的標志線,全線上升,25所學校齊頭并進。今年高考兼備了前兩年高考的優勢:考入清華、北大10人,不僅平了2018清北錄取記錄,而且擴大了覆蓋面,呈現出清北錄取考生在市直和四縣(市)“遍地開花”的良好勢頭;特控線(自主招生線)、本科線、?凭以上人數三年三次刷新記錄。
——高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益于錦州市委、市政府對高中教育的高度重視,體現為精準的頂層設計、科學的統籌安排和強力的財政支持
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實施了為期三年的“錦州市基礎教育建設年”工程,緊接著又啟動了為期三年的“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六年的強力推進使我市基礎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優化高中領導班子工作隊伍,市委、市政府出臺多項引進人才優惠政策,打破市域和城鄉界限,把縣區優秀學校管理人才直接調入市內高中,激活了教育人才流動的一池春水。
2017年初,市委、市政府急廣大高中學生和家長之所急,對“迫切恢復高中學生晚自習”的一封信做出批示,要求市教育局迅速開展基層調研、座談交流,多層面、多角度搜集信息,探討恢復高中晚自習的可行方案。同年9月,高中恢復晚自習!
為了改善高中辦學條件,2017年錦州市委、市政府投資近5個億,實現了百年老校錦州中學整體搬遷;2018年又投入專項資金2800萬翻建鐵路高中教學樓。為了提高教師待遇,我市在全省率先提高班主任的津貼,充分調動了一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高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門的措施得力和指導助力
為落實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行動計劃,三年來,市教育局先后下發針對性工作方案和指導性文件十余份,為我市高中不斷注入教育原動力;先后五次召開局長調度會,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進修學院領導和教研員、各高中校長一起談認識、講體會、擺問題、提思路,挖掘教學質量提升資源,破解阻礙教學質量提升問題,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
為改變學段教育各自為政、融合性差的弊端,市教育局開展學段教育的有效銜接工程:幼小(幼兒園、小學)銜接,實行小學零起點教學;小初(小學、初中)銜接,提倡學習習慣的養成和沿襲;初高(初中、高中)銜接,強調知識儲備和心理適應。要求初中、高中加強聯系,互相聽課,集中座談,初中老師了解高中教材課標,高中教師參與中考命題審題,最大限度實現初高中無縫對接!
在2019年初,市教育局再出新舉措,確定了行政部門與業務部門(市教師進修學院)“一體化捆綁式辦公”的工作新模式,行政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工作力度和效度,為各校教育教學帶來實惠!
錦州市集團化辦學加快了教育均衡發展的步伐,調和了同學段校際之間的成長節奏;云平臺優質資源的及時更新體現了數字時代的信息代謝和專業上的高效引領,F在,市教育局攜手相關部門已逐步優化教育評價環境,改變了多年高中學校不能實現統測統評的局面,實現了全市25所高中期末質量檢測的統考統評統判,全市高中統考統評統判打破了閉門造車的壁壘。特別是今年,教育部取消自主招生,為了在高考沖刺階段進一步助力全市高三學優生,共享全市各普通高中優質師資,市教育局快速反應,遴選全市各學科精尖教師組建了高三各學科“強基計劃工作群”,利用每晚放學和節假日的時間在線為學生答疑解惑、精心指導!
為更好發揮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輻射作用,教育局開展了名師、名校長、名骨干教師的“三名”評選,不但喚醒獲獎者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更點燃了全體教育工作者實現職業理想、追求個人價值的熱情。教育局還為小初高教師量身定制了全學科、全學段的“脫穎杯”“智慧杯”大賽,校長、教學副校長紛紛請纓擔任大賽評委,所有任課教師踴躍報名、積極參與,錘煉了教師隊伍,達成了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目標,形成了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共識!
一次次行政和業務的督導檢查,一回回專家團隊的調研走訪,一場場校際之間的經驗分享、交流研討,一個個專業性、科學性、實用性的文件出臺……它們與各高中“一把手”抓教學、狠抓管理、規范招生、高效課堂一起,聚沙成塔,夯實了高中教育人幾十年如一日、披星戴月、辛苦耕耘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高中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得益于高中學校及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勇于擔當和默默奉獻
普通高中處于基礎教育的出口,一直站在風口浪尖處,太多的期許、太多的壓力是高中學校、高中教師不得不承擔的生命之重!走進每一所高中,都能看到集體協作的浮雕、個人奮斗的剪影。領導班子集中研討、年級教師勠力同心、學科精細教研、新老教師傳幫帶……千萬次披星戴月,幾度寒來暑往,教育人用青春和智慧的接力,譜寫了錦州高中教育的歷史新篇章。
高中教育人的突出代表、錦州中學黨委書記王玉芬盡管拖著病體,始終早出晚歸,堅守在陪伴學生、聽課教研的第一線,走出了“弱柳扶強基、丹心獻杏壇”的育人之路,為提升錦州中學教育教學質量,傾注了一腔熱血。正是無數個像王玉芬這樣的教育人,在高中教育的花圃中并肩耕耘,才有今秋的豐收碩果。
錦州的高中教育已走上恢復歷史榮光之路,必將越走越遠! 汪國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