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感冒!流感高發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最近這段時間,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得了感冒:發熱、咳嗽、乏力……這些與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癥狀,擱誰誰不慌?但無奈近期本來就是流感、感冒的高發期。所以,小編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如何從日常飲食上預防流感和感冒;出現輕微感冒癥狀的,又該如何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怎么判別自己得了流感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
普通感冒
主要表現為鼻和喉部灼熱感、鼻粘膜紅腫、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不適和肌肉酸痛也可出現,但全身癥狀相對較輕,通常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體溫<38.5℃)。
普通感冒傳染性較弱,季節性不明顯,病程相對較短,多呈自限性,多數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約四分之一的患者持續2周,在治療上主要以緩解癥狀對癥治療為主,可自行使用解熱鎮痛藥物、鎮咳藥物、抗組胺藥物、維生素C等,通常不需要醫院診治。
但如果持續發熱或高熱、咳嗽、咳痰或出現鼻竇炎、支氣管炎等并發癥或服用藥物后癥狀不緩解,應及時醫院就診。
流感
多表現為高熱(體溫>38.5℃),畏寒、寒顫、身體不適、鼻塞、流涕、頭痛、肌痛、咽痛、咳嗽、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癥狀嚴重。
流感引起的呼吸道并發癥也較為常見,如鼻竇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肺外并發癥罕見(腦炎、腦膜炎、脊髓炎、心肌炎、心包炎、肌炎、中毒性休克等)。
流感通常具有明顯季節性,傳染性強,癥狀通常持續2-4周,出現并發癥時病程會顯著延長,病死率明顯增加。
如果臨床表現高度懷疑為流感,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建議遵醫囑完善檢查及治療。
如何預防自己感染流感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自己感染流感呢?不妨試試下面幾種辦法:
1,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人群,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2,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癥流感高危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墒褂脢W司他韋、扎那米韋等。
3,一般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口鼻。出現呼吸道感染癥狀應居家休息,及早就醫。
得了流感怎么辦
1、發現自己或家人被感染后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遵照醫囑按時服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當病情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嚴重嘔吐等變化時,應及時治療。
2、充分休息,多喝水,注意飲食營養,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3、家里應該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4、當家庭成員感染流感后,要注意做好流感患者及自身的防護(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如果家里有小孩感染流感,建議家長讓孩子暫時不要去學校,在家休息。當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癥狀消失48小時后,可送孩子回校正常上課。
6、其他家庭成員應盡量減少與流感患兒的接觸機會,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盡量減少與患兒的接觸。 央廣網健康
|
|